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教学

不想打针也不想吃药?试试儿科中医适宜技术吧!

时间:2024-04-30 17:06 来源: 发布人:小编 浏览:

  对家长来说,孩子的健康是头等大事,宝宝一旦生病,父母别提多着急了。可让宝宝吃药打针除了心疼不说,孩子还特别遭罪!

  即日起,丘北县中医医院儿科中医特色治疗室开诊啦!该诊室传承中医文化,关爱少儿健康,在云南省中医医院儿科何平专家的大力支持及帮扶下,坚持走“中医走在前,西医不落后”的发展道路,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精华,开拓创新,传承经方,总结验方。科室通过10年锤炼,现能常规开展小儿推拿、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灸法、敷脐疗法、红外线局部照射、针灸、拔罐、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彻底告别大输液时代!下面,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详细了解吧!~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疗法是依靠特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机体的局部或穴位上,刺激和调动整体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小儿推拿对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疗效尤佳。

  可适应的症状:如咳嗽、感冒、呕吐、便秘、腹泻、厌食、疳积、呃逆等儿童常见病。

0.jpg

  功效:具有祛除病邪、活血祛瘀、舒经活络、调整气血及内脏功能的作用,在疾病中作用出色。

  方法: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7-10天为一疗程,急性期7天一疗程,慢性病10天一疗程。

  中药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治疗需要将各种不同药物制成相应的剂型,贴敷于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上,通过药力作用于肌表,传于经络、脏腑、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1.jpg

  采用的穴位敷贴为自制敷贴,为中药方剂打磨成粉、调成糊状,贴敷在患者相应的穴位上,对于发热,咳嗽,腹泻,食欲不良等症状具有肯定的疗效。

  现可开展的贴敷方剂如下:

  1.发热方:可疏风解表,调和营卫,解肌退热;

  2.喘咳方:分为①方为风寒型,可散寒止咳,下气平喘;②方为风热型,可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3.腹泻方:分为①方可温中祛寒,行气止泻;②方可健脾除湿、清热止泻;

  4.便秘方:可行气通便除积;

  5.腹痛方:可温肾理气、解痉止痛。

  注意事项:

  1.严重皮肤过敏者不宜进行贴敷;

  2.每日每次贴敷时间,根据小儿年龄不同而长短各异(不包括三伏贴、三九贴):

  (1)0~6个月,每次贴敷时间一般在1~2小时;

  (2)6个月~1岁,每次贴敷时间一般在2~3小时;

  (3)1~3岁,每次贴敷时间一般在3~4小时;

  (4)3岁以上,每次贴敷时间一般在5~6小时。

  3.穴位贴敷药物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正常出现潮红、灼热感等反应,可以不进行处理。贴敷后如有皮肤瘙痒、灼热感等情况,可减少贴敷时间,不可抓挠。

  4.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并注意保暖。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原则以及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利用中药的有效成分在热水的作用下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而达到疏风解表、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的一种外治方法。

  对儿科常见小儿发热、过敏性紫癜等常见疾病疗效极佳。

2.jpg

  注意事项:

  1.熏洗前必须调节好药液的温度,以免烫伤皮肤,或是温度过度反而受凉;

  2.熏洗前应排尽大小便,饭后不能马上进行熏洗治疗,以免影响消化;

  3.房间温度低时,应使用取暖设备调节室温至26-28℃,熏洗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吃得太饱,如果宝宝发热,应多喝温开水,避免食用容易上火及高热量食物,以促进血液循环,更利于降温;

  5.在熏洗过程中若发现患儿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呼吸异常,应立即停止熏洗,严重时及时就医。图片

  耳针(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是用耳豆贴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

  通过对应耳穴按摩,依靠经络及神经的传导作用,改善对应的脏腑形成的临床症状,刺激耳穴激发相应的感觉神经末梢和感受器的功能使冲动向上传递至大脑皮层,从而提高对多种疾病的调控作用。常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疳证、厌食、积滞、呕吐、腹痛、心悸、夜啼、汗症、抽动障碍、注意力缺陷、抑郁症、焦虑等。

3.jpg

  注意事项:

  1.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保持局部干燥,特别易出汗季节及出汗过多的患者,注意留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胶布潮湿及皮肤感染;该类患者建议每日左右耳交替压豆更换穴位压豆;

  3.压豆局部不得有炎症或溃烂等皮肤异常;

  4.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替。

  红外线疗法

  红外线对人体有十分明显的热聚效应。近红外光波与人体的辐射相匹配,能产生温热的效应,能引起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解痉止痛的功效。

4.jpg

  适用于小儿感冒、小儿腹痛、小儿呕吐、泄泻、紫癜、肌炎等常见疾病。图片

  灸法

  隔物灸、悬灸:具有温经散寒、健脾和中、缓急止痛、散寒除湿等作用。

  适用于感冒、厌食、腹痛、便秘、泄泻、呕吐等呼吸、消化系统疾病。

5.jpg

  针刺

  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毫针按照一定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舒经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图片

  适用于头痛、呃逆、腹痛、呕吐、泄泻、厌食等疾病。图片

6.jpg

  拔罐

  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或者其它方法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行气止痛、解毒泄浊等功效。

  适用于感冒、喘症、咳嗽、腹痛、呕吐、泄泻等疾病。

7.jpg